![]() |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3月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海南順利閉幕。四天會期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和智庫學者代表進行了充分的思想碰撞,生動反映出亞洲乃至世界各國謀共識、促合作的共同愿望,也向世界展示了開放的中國,體現了中國開放融合的向心力。
當今世界,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成為常態,大家都迫切地尋找確定性。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生效一年多,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成為開放融合發展的生動實例。亞洲經濟增長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亞洲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也為全球增添發展的信心和確定性。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年會上,大多數分論壇都座無虛席,甚至有很多人站著聽完全場。這是亞洲人民的心聲、國際社會的心聲,更是要團結、要合作的心聲。
博鰲亞洲論壇是中國外交的主場,外界也借此觀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詳細介紹了中國發展的動力、潛力和韌性,提振了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信心。年會期間,多位中國政府部門負責人出席各類分論壇,同與會嘉賓深入交流。中國帶給世界的不僅是確定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動能,更有著與人為善、開放包容的友好態度。
事實上,中國一直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從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加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到同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成立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這些措施不斷鞏固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還以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全球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產品供應,為穩定全球物價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此次論壇上,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區域合作的做法也廣受贊譽。
相信逆全球化的保守主義陰霾終將散去,全球治理體系也將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期待在后疫情時代,全球繼續以團結合作、開放包容的精神攜手前行,迎接人類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