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業績發布會現場 秦燕玲攝
3月31日,農業銀行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步舉行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
農業銀行行長付萬軍,副行長劉加旺,投資總監姜瑞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劉世棟,信用管理部主要負責人王霄漢亮相北京會場;副行長張旭光,董事會秘書韓國強,獨立董事黃振中在香港會場參加會議。業績發布會上,付萬軍攜高管層代表,對未來信貸投放節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機遇,海外加息對風險管控的影響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回顧2022年經營業績,農行資產負債兩端均有多項指標實現同業領先,資產規模增速、負債規模增速均為四大行最高。在業務持續發力轉型的帶動下,面對不確定性和各種挑戰,去年農行凈利潤、營業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增速持續穩定,實現凈利潤2587億元,增速6.9%。營業收入7249億元,增速0.7%。
付萬軍介紹,過去一年,農行經營業績呈現八方面亮點,分別包括主體經營指標創出歷史新高、服務實體經濟展現新作為、服務農業強國邁出新步伐、擴內需促消費取得新成效、房地產金融服務取得新進展、金融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內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資產質量穩健向好等。
此外,農行管理層再次為自家股票“站臺”。韓國強認為,當前農行的估值水平顯然與自身高含金量的經營業績、高回報的分紅比例和高質量發展的“三高”態勢明顯不符,希望投資者能堅定對農行股票的持股信心。
三方面詳解農行自身經營韌性和價值
今年以來,受海外央行激進加息等因素影響,歐美銀行業動蕩不安,也加劇了市場對銀行業尤其是系統重要性銀行可持續經營能力前景的擔憂,在近日召開的多家銀行業績發布會上,這一問題備受媒體關注。
農行也對此事作出回應。韓國強表示,在近期歐美銀行業頻頻爆發危機的情況下,農行有著獨特的韌性和內在價值,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投資價值高。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不利因素的影響,農業銀行去年的經營業績仍可以看到諸多亮點,特別是盈利水平持續保持穩健,顯示出了跨周期的韌性特征。最近三年,農業銀行的凈利潤平均增速是6.77%,ROAA是0.84%,ROAE是11.40%。
“2022年農行A股的分紅收益率約為7.6%,H股約為9.3%,明顯高于同期國債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表n國強稱。
二是發展潛力大。在今年我國經濟全面復蘇回升的態勢下,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農業銀行有著8.6億個人客戶,是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作為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農業銀行有1.26萬個縣域網點,19.8萬個“惠農通”服務點,覆蓋了94%的鄉鎮,獨有的城鄉聯動優勢必將受益于整個國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過程。此外,近幾年農業銀行持續致力于扎實推進數字化轉型,在大數據應用、線上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諸多重要成果,為長期穩健發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三是資產質量穩健向好。近年來,農行持之以恒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及信貸管理體制、審批機制改革。當前不良率已經回到1.37%水平,基本上是股改上市后的最好水平,而且不良發生率逐年下降,2022年下降5個基點到0.92%,特別是縣域資產質量已處于股改以來最好水平。
新增縣域貸款首破萬億,看好鄉村振興新機遇
2022年,農行新增貸款2.59萬億,增速為四大行中最快,達到15.1%。張旭光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積極向好,消費、工業生產持續回暖,為信貸投放營造了積極的經營環境。
“我們將繼續加大對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科技產業、先進制造業、綠色發展領域的支持力度,同時繼續加大對個人住房按揭和個人消費的貸款支持力度,保持經濟的快速回穩?!睆埿窆夥Q。
事實上,作為服務“三農”的銀行“主力軍”,農行去年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業務經營的重中之重。從信貸投放來看,付萬軍介紹,農行進一步加大了縣域信貸的投放力度。去年末,農行縣域貸款余額達到7.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11萬億元,增速高于全行貸款增速2.8個百分點。同時,在糧食安全、鄉村振興、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貸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貸款增速。在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方面,832個脫貧縣,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貸款保持快速增長。
“黨的二十大和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全面戰略部署,也為農行‘三農’縣域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付萬軍指出。
2月上旬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從穩定完善幫扶政策、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為金融發展指明了新方向。
“大家可能都關注到國家決定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在這個要求背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都有很大服務需求?!备度f軍指出,鄉村產業多元化、規?;?、園區化、鏈條化特征顯現,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土地、科技、信息、人才等要素資源涌向農業農村帶來農村市場消費潛力釋放,這些都將為農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帶來更多的展業空間和機會。
付萬軍表示,今年農行將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糧食安全、鄉村富民產業、和美鄉村建設、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縣域城鄉融合6個領域實施6個專項金融服務行動,抓好拓戶拓面、金融創新、數字鄉村3個工程,構建、完善縣域支行賦能、政策資源傾斜、信貸風險合規精細管控3項機制,打好組合拳,將農業銀行“三農”金融服務提高到新水平,力爭實現新增縣域貸款突破1萬億。
超8.6億個人客戶構筑大財富管理戰略“護城河”
存款作為銀行負債來源的“壓艙石”,歷來是銀行高度重視的負債拓展渠道,存款中又尤以穩定性高、抗周期波動強的零售存款為“香餑餑”。截至2022年末,農行客戶存款余額躍居國有大行中第二,達到28.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4.2萬億元,增長17.7%。
值得一提的是,從存款客戶的結構上看,農行個人存款余額接近15萬億元,新增超過2萬億元,增量創歷史新高;個人存款占比較上年末提升0.5個百分點至60.6% 。
個人存款增量創歷史新高和占比的進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農行近年來發力大財富管理戰略,以及數字化戰略轉型的持續賦能。韓國強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農行堅定不移推進大財富管理和數字化轉型戰略,積極實施“存款+財富管理+融資服務”的大財富管理策略,成效明顯。2022年末取得個人存款余額、增量等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領先的靚麗成績,個人存款年增量創新行業紀錄。
大財富管理戰略的實施,不僅給農行帶來巨大的個人存款“磁吸力”,也帶動個人貸款投放的提速增長,這在去年居民部門融資需求普遍疲軟的大背景下尤為不易。2022年,農行個人貸款余額7.55萬億元,新增4281億元,增量連續三年保持同業領先。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5.35萬億元,新增1043億元,增量居同業領先。
截至2022年末,農行個人客戶達8.6億戶,居同業領先地位。個人客戶AUM達18.3萬億元,增量1.9萬億元,增量保持同業領先。私人銀行客戶達20.0萬戶,凈增3萬戶,居可比同業領先。私人銀行AUM達2.2萬億元,凈增3585億元,增速19.6%,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業領先。
超8.6億龐大的個人客戶基礎是農行經營效益提升的“護城河”。這不僅帶來規??捎^的利息凈收入,也是拓展中間業務收入的核心競爭力。在去年多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負增長的背景下,農行卻實現了中收逆勢正增長。
付萬軍對此表示,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零售端通過在不同的周期配置更加多元化的產品,穩定提升財富管理收入。發揮好集團多牌照、多元化的優勢,來推動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的穩健增長。
“下一步,我行將抓住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居民家庭財富不斷增厚,財富管理需求與日俱增的有利契機和重要機遇,推動大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表n國強稱,在產品供給上進一步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實施“精品”策略,推出適合不同客群的個性化產品。
堅持穩健經營理念,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近期歐美銀行出現的風險事件引發了資本市場對國內銀行業利率風險、流動風險乃至整個風險管控能力的擔憂。姜瑞斌表示,當前歐美銀行風險事件,不能簡單看做是利率風險或者流動性風險,還需要更加深層次的、更加動態的、更加長遠的分析,也要分析內在的邏輯性、內在的規律性。
由此,姜瑞斌提出,銀行經營要堅持三方面理念:
第一,一定要穩健,信貸風險的容忍度是比較低的。行業特性就決定銀行經營必須穩健,銀行家的特質就是審慎。
第二,一定要統籌,要謀求“基業長青”,始終平衡好經營的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之間的關系,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不能偏廢、急功近利。
第三,一定要敏感。銀行是與社會經濟緊密相連,一定要洞察外部的形勢,善于識別風險演變的新特點。
近年來,農行持續優化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增強市場風險管控能力、提升IT和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過去一年,農行通過開展全系統風險大排查,制定風險防范措施,開展涉房信貸、地方政府相關信用業務、大額用信集團客戶風險建模;市場風險管控能力顯著增強,自主投資債券“零違約”;IT和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持續提升,快捷支付、個人網銀、個人掌銀等90個系統/模塊完成兩中心雙活建設,537個重要信息系統/模塊已全部完成災備建設。
下面一組數據反映出農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1、截至去年末,農行不良貸款率1.37%,下降0.06個百分點;不良發生率0.92%,下降0.05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可比同業較優水平。
2、風險前瞻性指標持續改善,關注類貸款1.46%,下降0.02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1.08%,與年初持平。
3、風險抵御能力較強,撥備覆蓋率達302.6%,為四大行中最高水平。
“整個農業銀行的信貸質量穩中向好,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睆埿窆庹J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為資產穩定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同時,農業銀行內部信貸管理手段不斷提升,同樣也在支撐信貸質量。
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2月11日聯合發布《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下稱《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風險分類的客觀指標與要求。有分析認為,《辦法》將對銀行業經營和風險帶來深遠影響,不良資產市場也將迎來擴容。
對此,張旭光表示,《辦法》中影響風險分類結果的新規定、新要求,農行在分類實踐中絕大部分已經落實,包括對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實施風險分類;對季末逾期超20天的法人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認定范圍等。
“初步評估,《辦法》實施后對農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不會產生較大影響,我們的資產質量會穩中向好?!睆埿窆馔嘎?。
論及資本市場近期有何熱點話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自然少不了。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農行管理層結合“自家”股價也談了一些看法,并再次為農行股票“站臺”。
“從農行目前的實際經營表現看,我認為股價是明顯被低估了?!鞭r行董秘韓國強稱,雖然從去年11月初至今,農行股價有所回暖,階段性漲勢良好,但目前估值水平依然非常便宜,處于“破凈”狀態。當前農行的估值水平顯然與自身高含金量的經營業績、高回報的分紅比例和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不符。農行愿意與各市場主體一道,共同推動銀行股股價的理性回歸,攜手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希望投資者能堅定對農行股票的持股信心。
責編:楊喻程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