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計今年上半年存儲周期觸底復蘇,行業存儲龍頭有望迎業績反轉。
迄今最高存儲密度器件面世
據科技日報,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楊建華及合作者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刊發論文稱,他們已經為邊緣人工智能(便攜式設備內的人工智能)開發出了迄今存儲密度最高的新型器件和芯片,有望在便攜式設備內實現強大的人工智能。
在最新研究中,楊建華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麻省大學及他們初創公司的研究人員攜手,將硅與金屬氧化物憶阻器結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款功能強大能耗很低的新型芯片。在迄今所有已知存儲器技術中,此新型存儲器件擁有最高的信息存儲密度。這種小巧但功能強大的芯片不僅可用作存儲器,還能同時用作處理器。數百萬個此類小芯片可并行工作,快速運行用戶人工智能任務,只需一個小電池就可為其供電。
存儲芯片迎來復蘇曙光
3月29日,全球存儲芯片龍頭廠商美光科技公布了2023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當季營收為36.9億美元,上一財季為4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7.9億美元,同比下降約53%。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提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云端服務器等核心產品的需求下滑,令存儲芯片市場陷入慘淡局面,美光科技也因此承受巨大損失。他認為存儲芯片產業正面臨13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定價環境異常疲軟。
不過,慘淡業績下,市場已看到存儲芯片復蘇曙光。Sanjay Mehrotra認為,內存和存儲市場將在 2025年創下新紀錄,此后將繼續超過半導體行業的增長。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Sanjay Mehrotra表示,已見到多個終端市場的客戶庫存減少,預計未來幾個月的供需平衡狀況將逐步改善,對長期需求仍充滿信心。他認為未來將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人工智能等于內存,內存芯片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創下歷史新高;美光科技將憑借技術和產品路線圖處于有利地位,可以應對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機會。
在美股市場上,美光科技股價近期持續反彈,3月29日盤中該股創下年內新高,3月30日收盤價與3月以來低點相比,累計反彈幅度達到19.58%。
中信證券表示,預計存儲廠商庫存2023年第二季度達峰并逐步下調,看好今年上半年存儲周期觸底復蘇,行業存儲龍頭有望迎業績反轉,看好國內存儲行業復蘇預期下的投資機遇。
兩路活躍資金同時盯上2只概念股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布局存儲器相關業務的公司超過20家,截至3月31日收盤,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超6000億元。
兆易創新主要業務為存儲器、微控制器和傳感器的研發、技術支持和銷售。NOR Flash產品提供512KB至2GB大容量的全系列產品,55nm工藝制程出貨量占比已接近70%。目前公司車規級Flash產品被國內外多家知名汽車企業批量采用。
東芯股份主營業務為存儲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是目前國內少數可以同時提供NAND、NOR、DRAM設計工藝和產品方案的存儲芯片研發設計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
江波龍自行研發并成功流片后量產的小容量存儲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公司車規級存儲業務。
南大光電生產的ArF光刻膠已有兩款產品分別在下游客戶存儲芯片50nm和邏輯芯片55nm技術節點的產品上通過認證,其中一款產品已達到商用水平并實現銷售。
北京君正通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在AI算法技術、高性能存儲器技術、模擬技術、互聯技術、車規級芯片設計技術等領域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
3月以來已有部分存儲器概念股獲得北上資金加倉。數據寶統計,按照區間均價計算,瀾起科技、兆易創新、興森科技、聚辰股份等4股獲北上資金加倉超億元。期間融資資金加倉超億元的有6股,分別是紫光國微、瀾起科技、南大光電、兆易創新、上海貝嶺、朗科科技。兩路資金均加倉超億元的僅兆易創新、瀾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