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結算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當地時間3月30日,據法新社等多家外媒報道,中國和巴西已經達成協議,將使用本國貨幣代替美元進行貿易。這也意味著,今后在中國和巴西的雙邊貿易中,既可以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也可以使用巴西雷亞爾結算,不用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7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9%。按照最新的外匯匯率估算,約合人民幣1.181萬億元。
利好雙邊貿易
巴西政府日前表示,巴西已與中國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是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
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這將降低成本……促進更大的雙邊貿易,促進投資?!?/p>
“今后,中國和巴西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可以使用人民幣,也可以使用巴西雷亞爾,這對中國和巴西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節省了第三方貨幣的兌換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美元匯率波動本身對中國和巴西貿易造成的不確定性,減少進出口價格的波動頻率?!鄙虅詹垦芯吭簢H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記者表示。
此外,總部位于薩爾瓦多、由中國交通銀行控股的巴西BBM銀行加入了中國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中國工商銀行巴西分行“將作為人民幣在巴西的清算銀行”。
巴西財政部國際事務秘書塔蒂亞娜·羅西托(Tatiana Rosito)稱,通過這兩個機構,雙方的出口商都將收到以原產國貨幣支付的貨幣付款。
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雷亞爾和人民幣之間的直接兌換來降低貿易交易的成本,而BBM銀行將成為南美第一個直接參與這一體系的國家。
事實上,從2009年至今,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巴西的主要投資來源。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7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9%。其中,中方出口額619.7億美元,同比增長15.7%;進口額1095.2億美元,與上年持平。據巴方統計,截至2022年,巴中貿易額連續5年突破1000億美元。
根據巴西-中國商業委員會的數據,2007年至2020年間,巴西是中國在拉丁美洲投資的主要目的地,總投資價值超約700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包括石油和發電、汽車工業、重型機械、采礦、農業和信息技術等。
此外,雙方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也有新進展。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月發布的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巴西中央銀行簽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巴西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將有利于中巴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進一步促進雙邊貿易、投資便利化。
盧拉的雄心
日前,雖然巴西總統盧拉因身體原因推遲了原定訪華行程,但巴西農業和畜牧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與數百位巴西商業代表已于3月22日抵達北京,為兩國間的潛在合作鋪路。盧拉的新聞秘書皮門塔也透露,盧拉總統預計將于4月11日訪華。
巴西人民幣清算協議的達成,可以說為盧拉的訪華行程錦上添花,也是兩國對雙邊貿易充滿信心的證明。
去年10月,左翼出身的盧拉一舉擊敗極右翼前任博索納羅,成為巴西新當選總統。隨著博索納羅的影響日漸消散,盧拉正在不失時機地恢復與盟友的關系。20年前,正是盧拉將巴西帶入發展的黃金年代,在其多年的總統生涯中,盧拉將多邊外交作為優先事項,而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2011年加入)組成的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也成立于盧拉執政時期。
上任后,盧拉已先后訪問了阿根廷和美國。外媒評價,對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是盧拉實現抱負的關鍵,盧拉訪華也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表示他期待進行高層雙邊對話,深化兩國關系。
破除美元霸權
有外媒形容,這一清算協議是中國對“全能美元”的最新抨擊。迄今為止,美元仍舊享有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該協議將使美國經濟霸權的頭號對手中國和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巴西能夠直接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金融交易,而不用再通過美元。
直接使用本幣有多重要?據了解,在中巴雙邊貿易中,堅持使用人民幣將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會使交易成本更高,這在套期保值業務上表現尤為明顯。此外,使用中間貨幣還會使業務面臨額外的貨幣風險。
“這是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最佳選擇?!痹诮邮堋秶H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這樣評價,“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這一年來的激進加息,硅谷銀行等一系列銀行風險事件,都讓美國經濟衰退、金融風險增加,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難以判斷,加劇了美元的波動?!?/p>
美元波動,意味著更大的匯率風險。中巴雙邊貿易如果使用美元定價,成本和收益都要受到美元匯率波動的深刻影響,而這是與市場供求無關的第三方因素。繞過美元,利用雙邊貨幣進行計價,就可以規避美元波動所帶來的匯率風險,由雙方根據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直接確定匯率,增加雙邊貿易的確定性。
涂永紅指出,二戰以后,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起來,簡單來說,這套體系的規則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所以,大宗商品的計價結算、國際借貸、資本流動等領域大多使用美元,這就形成了一種對美元的路徑依賴。
然而事實上,美元在國際貿易當中的份額大約不超過20%,但是在國際結算當中的份額超過了60%,這二者是不匹配的。
“我們可以看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貨幣體系加快了從單一的美元向多元化貨幣的轉變,尤其是2015年,人民幣加入了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樣一種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更有助于國際金融的穩定?!蓖坑兰t說。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不只是巴西,中國與俄羅斯、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一些國家也有類似的協議。
涂永紅表示,由于人民幣幣值比較穩定,投資收益比較高,現在已經有70多個國家將人民幣納入他們的官方外匯儲備資產,在全球貿易中,人民幣的份額已接近3%,人民幣“朋友圈”的格局,基本上是一個互惠互利的格局,人民幣資產得到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的青睞,信譽也在不斷增高,今年春節期間,數千億國際資本都流入到中國,購買中國的股票債券就是例證之一。
在人民幣的“朋友圈”里,有受美國制裁、美元貨幣較少的國家,也有一些國家,因美聯儲不斷加息而尋求替代方案。一些國家的經濟情況和巴西類似:比如向中國出口大宗商品,且本國貨幣對美元有貶值趨勢,如阿根廷、巴基斯坦和哈薩克斯坦。
對這些國家來說,使用人民幣是一種避免依賴美元、避免外匯儲備惡化的路徑,考慮到中國在貿易平衡中的權重,也可以降低成本、促進交易,這是至關重要的。俄羅斯、伊朗、阿聯酋和安哥拉等對中國的主要石油出口國也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
2009年,中國推行了一項新的計劃,即人民幣結算試點計劃,以期逐步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動力包括2000年中國入世、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對更加穩定、互惠互利的貿易關系的渴望。
14年來,中國一直努力在全球范圍內提振人民幣的影響力,中國鼓勵公司在貿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幣,主要用于能源商品、農產品和稀有金屬等戰略商品。例如,中國寶鋼和巴西淡水河谷在2020年達成協議,以人民幣支付鐵礦石費用。
2015年,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籃子,這促使很多國家考慮用人民幣進行國際儲備:2021年,巴西將人民幣資產在其國際儲備中所占份額增加至4.99%,比此前一年的1.21%增加了三倍多。與此同時,美元的比例約為80%,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值。
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即使在中國經濟參與度大幅提高、國際美元儲備不斷下降的背景下(2021最后一個季度末達到25年來的最低水平),人民幣仍難以在國際交易中占據重要地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人民幣只獲得了約2.88%的國際儲備份額,未來提升空間還很廣闊。
記者:周秭沫
編輯:王哲希
責任編輯: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