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APP
4.1【★★★★★】公募REITs>>
3月3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華安張江光大REIT、中金普洛斯REIT、博時蛇口產園REIT、紅土鹽田港REIT作為首批擴募公募REITs獲證監會變更注冊的批復,意味著公募REITs市場邁出重要一步。
業內人士表示,基礎設施REITs作為資產上市的平臺,具備收并購的功能,通過持續擴募融資收購新資產是基礎設施REITs作為收并購平臺的價值體現,也是基礎設施REITs成長性的重要體現。
近期發改委和證監會雙雙發布關于REITs業務的通知,進一步推進REITs常態化發行。而REITs擴募項目的落地,是進一步推動REITs常態化發行和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有利于加快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3.31【★★★★】外資基金>>
外資機構進軍內地公募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近日,又有全球資管巨頭正式遞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
證監會網站顯示,安聯集團旗下安聯投資(AllianzGlobalInvestorsGmbH)于3月27日遞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審批申請,目前上述申請處于接收材料狀態。
今年以來,外商獨資基金公司不斷擴容,短短不到3個月時間,就已有施羅德、聯博兩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此外,包括上投摩根、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在年內獲批變更股東、實際控制人,從合資基金公司轉變為外資基金公司。加上此前已成立的基金公司,目前外商獨資基金公司已達8家之多。
3.26【★★★★★】基金投顧>>
千億級基金投顧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又迎來標志性進展。
近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證登)下發關于實施《中央數據交換平臺開放式基金業務數據交換協議V2.2-20230317》的通知,為開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的基金銷售機構和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所涉份額登記機構提供信息傳遞方式。
本周五(3月31日),上證基金指數漲0.44%收報6723.55點,深證ETF漲0.58%收報1483.25點,樂富指數漲0.56%收報7416.59點。
本周數據有兩個方面較為突出:一是幾乎76%以上權益基金一季度獲得正收益;二是基金公司最新盈利榜單披露。具體如下:
4.1【★★★★★】基金銷售
作為目前非貨基金保有規模最高的基金銷售機構,螞蟻基金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近日,隨著恒生電子2022年年報披露,螞蟻基金過去一年的營收數據也最新出爐,數據顯示,螞蟻基金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11.59億元,同比下滑7.96%,這也是最近7年以來,螞蟻基金營收首次出現下滑。
不過,螞蟻基金在利潤端依舊保持韌性,2022年實現凈利潤5.44億元,同比增長7.97%。
4.1【★★★★★】行業數據
一季度A股市場收官,基金業績新鮮出爐,基金君第一時間做起了統計。
從各大主流指數一季度表現來看,一改2022年的頹廢氣質實現全線飄紅。較好的基礎市場走勢也讓主動權益基金賺錢效應重新回歸。差不多76%以上權益基金一季度獲得正收益,少部分抓住了市場機遇的基金還斬獲較好收益,最牛者收益超50%。
不過,2023年一季度板塊漲勢出現分化,chatGPT帶動的人工智能、中字頭的“中特估”、半導體等板塊漲勢如虹,也帶動了游戲、云計算、大數據等指數ETF的產品表現神勇,部分主題指數基金表現超過50%,指數產品表現好于主動權益產品,成為一季度基金業績的一大特色。
4.1【★★★★★】行業數據
隨著近期基金年報的陸續披露,市場矚目的投資者占比情況也開始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中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降至47.12%,個人持有比例為52.88%,個人持有基金份額持續超過機構。其中,債券型基金、REITs是機構投資者最為青睞的品種。
在非貨基金中,除了部分商品基金持有人戶數居前,葛蘭、張坤、朱少醒、蔡嵩松、劉彥春、張巍山等知名基金經理的代表作產品也頗受個人投資者喜愛。
4.1【★★★★★】行業數據
涉及基金和券商領域的重磅排名出爐!隨著公募基金年報的陸續出臺,2022年分倉傭金數據出臺。在2022年震蕩下行的股市中,市場整體交易相比震蕩上行、新能源結構性機會極致的2021年,交易活躍度出現下降,去年全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近24萬億元,交易量同比萎縮3.12萬億;在近24萬億分倉傭金的“蛋糕”中,2022年全市場券商全年共獲得分倉傭金收入182億元,同比也減少了31個億,下降幅度接近15%。
3.29【★★★★★】公募REITs
發行階段吸金超2300億的新能源REITs,迎來上市首秀。
3月29日,首批兩只新能源RETIs——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中航京能光伏REIT,首日上市就領漲公募REITs市場,場內資金交投活躍,也是當天漲幅收紅的兩只REITs產品。在兩只新產品上市后,全市場27只上市公募REITs總市值達964.33億元,已經逼近1000億元整數關口,這在我國公募REITs市場近兩年發展中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3.31【★★★★】基金公司盈利
伴隨著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報的密集披露,逐步揭開基金行業在2022年整體的經營情況。
受到2022年整體市場震蕩,股市、債券輪番調整影響,不少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出現滑坡,因此經營情況普遍一般,出現整體下滑。數據顯示,已曝光的35家基金公司2022年的平均凈利潤達到7.4億元,這一數據要明顯弱于2021年平均凈利潤8.49億元的水平,降幅達到12.88%。
3.31【★★★★】基金規模
日前,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于官網發布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底,剔除基金中基金(FOF)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資產規模較2022年三季度末上升7.1%,達60.15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13.55萬億元。四季度(剔除FOF)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吸收資金凈流入1230億美元,相較于三季度的凈流出390億美元大幅改善。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中國受監管開放式公募基金規模3.27萬億美元,繼續坐穩全球第四位置。
3.30【★★★★】基金公司盈利
上市公司2022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其控股參股基金公司過去一年經營情況也隨之曝光。
近日,建設銀行及國泰君安證券同時發布最新年報,揭開建信基金及華安基金2022年經營成績單。數據顯示,建信及華安基金2022年凈利潤均站穩10億大關,成功躋身“10億”俱樂部陣營。加上此前披露的招商基金、博時基金,截止目前,去年全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基金公司增至4家。
3.27【★★★★】基金業績
盡管經歷了2022年熊市,但憑借著2020、2021年結構性行情,截止3月24日,萬得偏股基金指數依舊上漲了34.28%,在這樣的行情背景下,對于那些持有一只基金三年虧損接近49%的投資者而言,很難說是一個滿意的投資體驗。
wind數據顯示,截止3月24日,方正富邦旗下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基金過去3年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48.47%,在962只同類基金中排名墊底。另一只基金——方正富邦信泓混合過去3年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22.78%,在1882只同類基金中排名1858名。
3.31【★★★★★】基金經理自購
隨著2022年基金年報披露,基金管理人內部從業人員購買自家基金的情況也得以浮出水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去年股票市場整體表現欠佳,多數權益品種未能取得理想的正收益,仍有相當一部分基金獲得了內部員工的增持。趙楓、丘棟榮、傅鵬博、曹名長等知名基金經理更是大舉自購由自己掌舵的基金。此外,在公司高管中,泉果基金創始人王國斌和董事長任莉也持有趙詣管理的基金。
3.30【★★★★】基金公司動態
金融對外開放背景下,在公募基金行業,外資機構陸續進入中國展業,境內基金公司也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參與全球化競爭。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拓展海外業務又有最新進展,陳光明旗下睿遠香港子公司剛剛“官宣”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復第四類和第九類牌照,正式對外展業,接著,母公司——睿遠基金又遞交QDII申請,多路徑開拓海外市場。除了睿遠基金之外,另一家基金公司——嘉實基金申請的香港子公司也獲得監管最新反饋意見。
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申請QDII資格還是設立香港子公司,均是基金公司拓展海外業務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基金公司擴寬產品線,鍛造海外投資能力,走上國際化發展道路,從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3.30【★★★★】明星基金經理
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定增方案等,透露了知名私募投資經理的調倉換股動向。
2022年四季度,知名私募葛衛東減持了高鎳龍頭容百科技,持股降至403.23萬股,期末持股市值為2.77億元;運舟資本周應波則新進了信達地產,持有900.36萬股,持股市值為4628萬元;高毅資產鄧曉峰增持了國內新能源車“一哥”比亞迪,持有805.59萬股,持股市值為20.70億元;但高毅資產馮柳減持了中藥零售企業大參林,持股降至1500萬股,期末持股市值為5.94億元。
3.29【★★★★】基金公司動態
今年以來,股票市場攀升震蕩,商品市場受外圍影響不確定性增強,量化私募表現分化,指數增強等股多產品表現相對較強,CTA(商品期貨策略)表現較弱。同時,由于近幾年量化規模增長較快,基礎市場又在不斷變化,私募也在不斷研發新策略。
3.26【★★★★】明星基金經理
隨著2022年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知名私募投資經理的最新調倉換股動作浮出水面。去年四季度,高毅資產鄧曉峰小幅加倉了有色金屬龍頭紫金礦業,最新持股達到9.19億股,期末持股總市值將近92億元;而馮柳則堅持持有順鑫農業3150萬股,期末持股市值超過9億元,但順鑫農業出現了上市25年來的首次虧損。另外,??べY產董承非逆勢布局,新進了半導體芯朋微,持有104萬股左右,期末持股市值為67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