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3月27日至3月31日),滬指窄幅震蕩,全周微漲0.22%,收于3272.86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79%、1.23%。
分行業看,美容護理、石油石化、社會服務等行業指數領跑,建筑裝飾、房地產、國防軍工則表現相對弱勢。
盡管主要股指企穩回升,但受年報窗口期影響,部分公司暫停接待機構,故機構調研總量繼續回落。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僅有99家A股公司周內接待機構并披露活動記錄。
梳理公告,機構投資者緊跟業績主線,近一周,超過七成獲調研股已披露2022年報,其中多家行業龍頭在發布年度業績后迅速獲機構扎堆“叩門”。
“敏感肌護膚品第一股”貝泰妮周內接待最多機構。
3月29日晚間公司披露年報,次日盤后,貝泰妮召開線上說明會,銀華基金、高盛、中金公司、摩根大通等626家機構及個人參會。
“快遞一哥”順豐控股于3月28日披露年報,當日晚間,淡水泉、富國基金、嘉實基金、景順長城等機構、合計391位投資者即連夜調研該公司。
貝泰妮和順豐控股去年營收、凈利均實現雙增長。
此外,光威復材、 怡和嘉業 、璞泰來 、贛鋒鋰業、涪陵榨菜、正海磁材等17家公司也接待了超百家機構調研。
值得一提的是,A股鋰礦巨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周內相繼發布年報,兩家公司在隨后的業績說明會上均回應了市場關切的鋰價走勢、行業周期波動等話題。
其中,贛鋒鋰業認為鋰鹽價格向下空間可能不大,并指出終端市場需求仍在;天齊鋰業也表示,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向好。
回看獲機構蜂擁調研的貝泰妮,該公司上市后的第二份年度成績單顯示,2022年,貝泰妮實現營業收入50.14億元,同比增長24.65%;凈利潤10.51億元,同比增長21.82%;基本每股收益為2.48元。銷售毛利率約75.21%,同比微降0.80個百分點。該股全周上漲近10%,報收128.23元/股,當前市值約543億元。
財報顯示,貝泰妮目前共生產、銷售19個品類,48個產品系列,逾400個SKU的產品,涵蓋舒敏、防曬、美白、抗老等多個領域。
從營收結構看,針對敏感性肌膚的“薇諾娜”品牌仍是公司最核心產品,僅“薇諾娜”單個品牌去年的營收就高達48.85億元,收入占比達97.43%。另外,其子品牌“薇諾娜寶貝”收入約1.01億元。
對于如何保持敏感肌賽道的增長問題,貝泰妮在調研中表示,近年很多頭部和新銳品牌進入到敏感肌賽道說明賽道潛力大,仍未飽和。公司目前從“敏感”拓展至“敏感 plus”。目前薇諾娜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會繼續聚焦主品牌,穩住敏感肌基本盤。
《中國敏感性皮膚整治專家共識》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我國,平均每3個女性中就有1個是敏感肌。其中20~35歲是易敏高發人群,占比超過七成。
在今年的產品策略方面,貝泰妮表示,會聚焦敏感肌賽道,打造敏感肌+,同時聚焦核心大單品。
此外,公告顯示,貝泰妮于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區歷時近三年建設的新中央工廠將于2023年內投產。
就中央工廠對公司的意義,貝泰妮稱,中央工廠占地面積80畝,總建筑面積5.9萬平方米,年產值超50億元,將有利于保障產品質量和生產穩定性,大大提升貝泰妮的自有產能,減少委托加工模式依賴,并為進一步優化產業鏈的管理提供條件。
責編:張騫爻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