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IPO市場久違地冷清了些。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A股共有68家企業通過IPO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同比減少21%;由于未能出現中國移動等百億級大型IPO項目,募資金額合計651億元,同比減少64%。與此同時,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兩家券商一季度承銷規模雙雙突破百億,分別為194億元和168億元,承銷家數分別為13家和10家,穩居行業前兩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IPO排隊企業撤回上市申請的情況有所增加。有投行人士對此表示,自2022年末,創業板、科創板IPO申報新規發布,一些企業的研發數據、財務指標已不再符合上市申報規定,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尤其部分行業去年業績壓力較大,相關企業的營收增長難以達標。多種因素疊加,使得一季度整個IPO市場進入階段性盤整期。
一季度IPO企業68家
按發行日統計,截至3月31日,2023年一季度A股IPO市場共迎來68家新上市企業,相比去年四季度的124家,環比減少45%;若考慮春節假期因素,則相比去年一季度的86家,同比減少21%。
從募資金額看,上述68家企業共募得資金650.94億元,相比去年四季度的1012.54億元,環比減少36%;相比去年一季度的1798.73億元,同比減少64%。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單家企業的體量有關。
2023年一季度,A股單家企業IPO平均募資規模為9.57億元,2022年一季度則高達20.92億元。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A股最大的IPO項目是湖南裕能,募資規模僅45億元,而2022年百億IPO項目共5個,其中一季度就占了中國移動(520億元)和晶科能源(100億元)兩個。
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2023年一季度A股再融資市場卻相對活躍。一季度內共實現再融資企業125家,同比增加7.76%;募集資金合計2904.24億元,同比增長21.04%。尤其郵儲銀行(450億元)、長江電力(161億元)、粵水電(105億元)三個百億再融資項目,整體拉升了期內再融資發行規模。
兩家券商承銷破百億
越是市場波動,便越是考驗投行能力。
在今年一季度的IPO市場,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兩家券商表現出色,不管是募集金額還是承銷家數都穩居行業前兩位,并與第三名拉開了較為明顯的距離。其中中信證券承銷13家、募資金額193.64億元;中信建投證券承銷10家,募資金額168.18億元。
海通證券位居第三位,募資金額為75.28億元;緊隨其后的是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民生證券,3家券商的募資規模均超過50億元;中金公司則從去年同期的行業第五下滑至第七,募資金額42.99億元。此外還有興業證券、國信證券、西部證券進入行業前十。
不過若以承銷企業數量來看,今年一季度,國信證券共承銷了7個IPO項目,僅次于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排名行業第三;海通證券和國金證券則分別承銷6個項目,并列行業第四;其次是民生證券,共承銷5個項目;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泰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東吳證券5家券商則均承銷了4個項目。
此外,盡管西部證券和浙商證券期內僅各自承銷一個項目,但其單個項目的募資規模分別為36億元和20億元,在一季度單個IPO項目募資9.57億元的行業背景下,表現亦較為突出。
A股IPO市場正在盤整
3月31日,共有3家擬IPO企業宣布撤回上市申請。
Wind數據顯示,自此共有67家企業在2023年一季度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材料。按上市板劃分,共有41家擬在創業板上市,15家擬在科創板上市,其余11家則瞄準了北交所。
若加上終止審查和審核不通過的情況,則今年一季度共有80家企業退出了IPO排隊的序列,相比2022年一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分別增加了48.15%和70.21%。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已明顯感受到“撤否”階段小高峰的到來。
“去年12月底發布的上市新規,是導致近期企業集中撤材料的重要原因?!比A南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撤材料并不意味著發行人本身有問題,或者是保薦機構專業能力不夠,更多的是根據行業規則變化重新審視自我定位,或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優化調整自身。
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出臺《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從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研發投入金額等方面,設置符合準確把握創業板定位實際需要的具體衡量指標。同一天,《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也進行了類似修訂。
有分析人士稱,上述規則的修訂,客觀上提高了企業上市門檻,可幫助交易所篩選出科技含量更高、品質更加過硬的企業;另一方面也可勸退一些不太符合要求企業,從根本上減輕交易所審核壓力,保障獲準上市企業的質地。
“隨著規則的變化,一些IPO項目出現了板塊定位錯配的問題?!鄙鲜鐾缎腥耸勘硎?,有些企業可能愿意調整上市板塊,比如選擇去北交所上市,也有的企業可能因為行業因素導致財務數據暫不達標,需要再等一等。此時撤材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投資者們負責。預計整個IPO市場的盤整過程可能會持續半年左右時間。
責編:桂衍民
校對:姚遠